requestId:68a4ad8ad80ff9.84604260.
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于7月10日至11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有望再次重啟,并可能推動中美雙邊戰略框架逐步成汽車零件報價形,中美經濟關系有望進入新的戰略機遇期。
一、中美雙邊直接投資:明顯不對等
應該講,吸引外資在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它讓中國很快融入到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并獲得了經濟和產業的升級。然而,近些年,中國正在由吸引外資大國轉變為對外投資大國。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數據,2012年,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41個國家和地區的4425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772.2億美元,同比增長28.6%。其中,對美國、日本、東盟、中國香港的投資均實現兩位數的較快增長,分別為66.4%、47.8%、52%和32.9%。不過,中國雖汽車零件已邁入對外投汽車機油芯資大國行列,但中國“走出去”仍處于初級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與中國的經濟大國、貿易大國地位也不相稱。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隨著全球貿易需求持續萎縮,汽車空氣芯為吸引外來投資,美國政府提出“選擇美國”戰略。2011年,由亞洲協會和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的基辛格中美關系研究所合作推出的名為《敞開門戶,充分利用中國對美直接投資》的報告稱,過去5德系車材料年,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增長了約25倍并積極倡議美國政府歡迎中國對美投資,認為這可以帶來就業崗位、消費者福利,甚至幫助美國實現基礎設施更新等的利益。
目前,中國企業已在全美50個州中至少35個州進行投資。其中,得克薩斯州吸引的中國投資居全美之首,其后依次為紐約、弗吉尼亞、伊利諾伊、加利福尼亞、密歇根、特拉華、新澤西和密西西比等州。報告用詳臺北汽車材料盡的數據展示了中國對美投資的類別和進展,包括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所占投資比例、主要投資領域、投資新建企業及并購現有企業金額等。
然而,就現實情況看,雙邊投資規模并不是最大,中美雙邊直接福斯零件投資也存在著嚴重的“不對等”情況。統計顯示,2008、2009、2010年,中國對美投資金額同比增幅分別達135.7%、96.7%和43.9%。據美方和中方統計數據,截至2011年末,美國累計對華直接投資存量分別為540億美元和700億美元,遠遠超過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存量5億美元和90億美元。從排名上看,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外來直接投資國,而中國直接投資在美國僅排第25位,中國對美投資總量占美國吸收外資總量不到1%。
二、推動雙向投資須解決市場壁壘
中國對美投資的障礙主要源于美國的市場準入限制。美國投資環境(市場開放度、基礎設施、知識產權保護、研發技術等)在總體上要優于中國,但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也同樣遭遇到市場準入問題。美國在諸如航空、通訊、原子能、金融、海運等相對敏感行業,均關于國民待遇和市場準入限制的嚴格規定,包括聯邦立法。另外,美國許多州對外國人參股銀行業、保險業、不動產業也有一定限制。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為緩解長期以來由于貿易順差導致的外匯儲備激增和資產安全,中國主權財富基金大規模投資海外,推動“資本出海”。然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美國對“戰略性投資”與“國家資本主義”的警惕,常常遭遇美國政府外資審查委員會(CFIUS)基于“國家安全”考慮的阻礙,并限制對美敏感行業的投資,從而大大抑制了中國對美直接投資的步伐。
我們強調的雙向投資應該是對等的。對美國資本中國一直十分歡迎保時捷零件,數據顯示,美國對華直接投資存量1BMW零件994年以來總體上保持了增長趨勢,大部分年份(18年中有11年) 的增長率超過了美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增長率。美國對華直接投資具有3大顯著特點:
一是從投資主體看,美國主要是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美國的跨國公司通過在華投資,充分利用中國的資源稟賦優勢和日益龐大的市場,進行全球化生產布局。二是從投資領域看,極為廣泛。美國投資在華產業既包括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如石油化工、冶金機械、運輸設備,也包括技術密集型的計算機、電子信息、生物制藥以及金水箱水融、信息/法律咨詢、工業設計等現代服務業。三是美國在華投資資本回報率相當高。與全球產業平均利潤率相比,美國要高出5-8個百分點左右。由于投資收益穩定增長, 利潤再投資成為新增投資主力,這是保證美國海外資產持續獲得高收益的重要原因。
然而,金融危機以來,VW零件美國對華直接投資也出現放緩。制約美國對華直接投資主要包括:一方面,中國以其低勞動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環境成本和較好的產業配套體系克Porsche零件服了資本邊際收益遞減的規律,使得中國成為全球的價值洼地。然而,當前隨著中國推進工資收入分配、資源價格等一系列制度性的改革,也意味著中國生產要素價格重估的開始,這必然壓縮FDI的利潤空間。中國市場化投資壁壘的因素,汽車冷氣芯比如,市場準入、知識產權保護、國有企業以及競爭中立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從美國自身角度看,美國正在加速推進“再工業化”戰略,奧巴馬政府欲通過促進產業資本回流重組全球產業鏈。隨著“美國制造”的強勢回歸,未來美國很可能由海外直接投資凈輸出國轉變為凈輸入國,導致美國資本回流,而德系車零件對中國傳統產業以及資本回報率下降的領域投資有所放緩。
因此,如何破除相互市場和制度壁壘,通過雙邊投資協定和一系列規制的制定掃清障礙,突破中美雙邊直接投資的“天花板”對于兩國乃至全球而言都關系重大。所謂雙邊投資保護協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BIT)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為鼓勵、促進和保護本國公民在對方境內的投資而簽署的雙邊條約。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但由于80年代末期中美政治趨冷,談判處于停滯狀態。2008 年6月中美兩國重啟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但至今仍沒有太實質性的進展。從中美間的投資聯系來看,兩國顯然都具有締結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的現實油氣分離器改良版動力。
2012年4月,經過歷時3年的研究和討論,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辦公室Skoda零件正式發布了美國2012年雙邊投資協定范本(Bentley零件2012 US Model BIT),取代之前的2004年雙邊投資協定。但雙方依然圍繞“市場準入”“公平競爭”“權益保障”“知識產權”“高技術出口管制”等核心議題有諸多分歧。由于當前國際投資體系尚沒有形成象多邊貿易體系那樣的完整的普遍接受的規則體系,因此對于雙邊投資協定而言,雙方其實就是在利益范圍之內的“對等妥協”。中美應盡快重啟雙邊投資談判,雙方可以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將雙邊投資談判與投資自由化談判適當分離,逐步放開清單限制,通過推動企業、商會等民間層面的投資協定,淡化政府間的分歧。
三、擴大投資將實現“互利雙贏”
從兩國的合作潛力和前景出發,我們認為,中美經濟有汽車零件進口商著巨大的互補性以及共同的利益,雙向投資機遇遠遠大于挑戰:
1.中美金融投資出現新機遇
隨著中國資本“走出去”戰略的推進以及資本賬戶逐步開放,中國將逐步暢通民間外匯投資的多元化渠道,擴大民間資本的對外投資,未來5年中國對外投資將有望達到5000億美元,中國私人投資將有望成為美國股票市場、私募基金、對沖基金的重要投資者,成為美國金融市場的重要力量。
2.中美能源(頁巖氣)合作空間巨大
中美兩國均為世界能源生產大國、消費大國和進口大國。美國擁有世界領先的能源開發和利用技術,中國具有廣闊的能源市場前景水箱精,特別是在頁巖氣方面空間巨大。由于中國頁巖氣開發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加強對外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降低開發成本,是中國頁巖氣開發賓士零件的必經Audi零件之路,未來中美在藍寶堅尼零件頁巖氣開發領域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間。目前,中美已經簽署《關于頁巖氣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未來企業層面要進一步加強合作。中國企業可以通過兼并、股權購買進入美國等北美市場,而北美能源公司也可以通過設立合資公司、達成“產量分成協議”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此外,中美企業也可以在頁巖氣開發技術、關鍵裝備制造、融資、市場Benz零件開發等方面進一步開展戰略合作,突破頁巖氣技術開賓利零件發瓶頸,打造頁巖氣產業集群。
3.中美投資將從開放式創新中獲益
未來隨著中國人均收入的增長、消費結構的升級、生產模式的轉變,對美國的資本設備和商業服務的需求會繼續大幅增長。根據相關預測,未來10年內中汽車材料報價國高科技市場的年增長率將達到20%-40%。如果美國放寬對華出口限制,維持在中國同類產品進口總額18.3%的奧迪零件市場份額,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就可達到600多億美元,這意味著更多通過開放創新和合作創新的模式,不僅有利于中國接受美國產業轉移以及自身的產業技術升級,也有利于美國的全球技術擴散和技術投資。
4.中美進一步深化基礎設施領域合作
未來中國要以城鎮化為戰略啟動內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有巨大的空間;美國要加大投資作為提振經濟的重要手段,其中基礎設施投資是重要方面,因此,中國未來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具有發揮積極汽車零件貿易商作用的潛力,雙方可在高速鐵路、公路、港口碼頭建設以及電網改造等領域開展合作。
當前,斯柯達零件中美投資合作正處于一個十分關鍵的時期,中美雙方都置于推動自身的經濟結構轉型以及全球經濟的再平衡,機遇應大于挑戰。作為全球經濟體量最大和市場潛力最大的兩個國家,中美經貿關系不僅影響兩個國家、兩個市場,也關臺北汽車零件系到世界其他國家和市場,具有全球性影響。如果中美提高對方投資的門檻只能讓兩國陷入“囚徒困境”。因此,亟待采取切實措施促進中美雙向直接投資,包括加快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減少國家保護主義,真正實現對等投資的“互利雙贏”。(張茉楠 國家信息中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TC:osder9follow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