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Id:68ac94c946ec61.7307001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包養金額戶網訊 (記者王虔)包養魯甸地震救援黃金72小時已經過去了,尋找生還者的希望沒有放棄,過渡安置工作也會漸漸展開。包養網目前,魯甸救災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么?普通民眾以怎樣的方式參與包養救助才是最有效的?記者專訪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陳紅濤和緊急救援部主任包養妹王鵬。他們以自己的親身經驗給出了答案。
8月6日,在云南省魯甸縣包養網評價龍頭山鎮龍井村,當地村民在從直升機上卸載物甜心寶貝包養網資。圖片來源新華網
救災 道路不暢阻礙物資送達
據陳紅濤介紹,現階段扶貧基金會的主要救助工作是向災區發放救災物資,如帳篷、彩條布、包養甜心網糧油等。這些都是災區急需的物品,但是,一個巨大的困難出現在救援過程中。
“通往災區的路雖然打通,但是只適用于15噸重的車通過,”王鵬說,“我們的車大多有40-50噸重,有些甚至有70-80噸,現在的困難不是沒有物資,而是路通的情況下大車無法通過。”所以,現在扶貧基金會在協調小車,甚至三輪車,“只要能把物資運進災區,我們都在協調。路通了,物資發放就會很順利。”
捐助 災區需求每天變
目前社會各界紛紛向魯甸伸出援助之手,普通大眾態度熱烈。但是,這包養樣的熱情有時會因為信息的對稱度不夠而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陳包養感情紅濤介紹到,有些捐助人會要求基金會包養妹,必須把自己的捐款用于購買緊缺物資,但是,災區的需求每天都在變化,可能短時間后有些物資需求量就沒有最開始那么大。這些變化的信息,是大眾有時無法立即得到的。他對大眾包養網的熱情和心意表示尊重和理解,同時長期包養希望公眾能相信專業機構,由機構根據自己專業能力去了解災情需求進行采購。
救助 助人者不要變成“災民”
王鵬希望公眾能理性看待救助過程,因為這是包養留言板一個系統的工程。在救災過程當中,基金會希望能得到公眾的理解和支持,而捐贈本身包養軟體就是最大的支持。他不建議沒有受到專業訓練的普通市民前往災區,首先是因為交通部門包養網在進行路況管理,其次,進入災區之后,普通民眾如果處包養理不好,自己也會成為“災民”。他建議,如果有心幫助,還是通過捐贈,委托專業的機構合作,由他們具體執行把愛心傳達到災區。
重建 防疫和長期包養心理撫慰雙管齊下
黃金72小時之后,災包養網區的重建會逐漸成為工作重點。陳紅濤認為,災后臺灣包養網重建要注重于災民今后的生計發展。據他介紹,每個受災地區的資源特點、包養受災程度和經濟條件都不同,扶貧基金會將依據當地情況,請專家包養網進行災情評估,了解實際需求并做出報告。包養網車馬費他們在玉樹就有過成功的經驗,幫助了當地災民解決長遠問題。陳紅濤說,扶貧基金會爭取這周能夠組織評估小組去魯甸災區。
臺灣包養網防疫和心理撫慰也是災后安置的重要方面。王鵬介紹說,災后防疫主要是政府主導工作,救援黃金72小時之后包養合約,過渡安置階段就會開始進行水源消殺、臨時安置點日常消殺。在這方面,民間力量是政府補充。心理恢復方面,扶貧基金會通過專業NGO進行心理撫慰,NGO會根據社區的具體需求提出方案,基包養網金會進行支持。心理撫慰主要是面向兒童和社區。他們通過游戲活動讓孩子忘記災害和悲痛、疏導孩子心理,社區方面通過組織具體工作,如包養甜心網清理街道來引導大家的注意力,幫助災民進行心理恢復。
減防災 向災害SAY NO
魯甸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此次地震中,由于農村的房屋結構簡陋不抗震,傷亡嚴重。王鵬認為,從扶貧的角度看這次地震災害,因災致貧和因災返貧是致貧的重大誘因。在未來參與重建過程中,如果扶貧基金會參與基建項目,肯定會有防震考慮。同時,在防災減災方面,扶貧基金會所做的工作是全領域的。從今年5月12日,也就是國家防災減災日起至今,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全國20多個省市區展開了“向災害say no”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市民和中小學生了解防災減災的基本知識。當災害來臨時,這些知識可以給自己提供保護,自救包養網和互救是包養俱樂部生命的最大保障。他表示包養網ppt,這個活動明年還會繼續,而且會選擇在災害易發區和災害重點區做宣教。
TC:sugarpopular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