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卡通建筑“吉吉貓”憨態可掬,笑迎八方游客;園區內的白色景觀塔仿佛一艘游輪,橘黃色的舷窗和風帆在夕陽下非分特別奪目;橘子工坊、特點平易近宿、篝火廣場、農耕親身經歷區遍布各處,錯落有致……這里即是湖北省首個柑橘產業鏈國家AAAA級游玩景區——枝江市仙女鎮向巷村“仙女吉吉”主題公園,千畝柑橘園綠意盎然、橘噴鼻四溢,翠綠的幼果掛滿枝頭。
但是,曾經的這里卻是另一番氣象。作為枝江市30個原建檔立卡貧困村之一,連片的老舊柑橘園里,“宮川”“國慶”等溫州蜜柑傳統品種占比超九成,“矮密早豐”的種植形式還導致果園郁閉、病蟲害嚴重,優質果率缺乏50%,滯銷嚴重,經濟效益低。
轉機出現在2011年,湖北省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湖北農科院”)在枝江市設立“農業科技專家年夜院”,組織以柑橘專家為主的技術團隊來到向巷村,開始“科技改園”。2018年,枝江市桔緣柑桔專業一起配合社(以下簡稱“桔緣一起配合社”)理事長周代年響應號召,擔任向巷村黨支部書記,創新開展“科技+村社”發展形式,讓柑橘產業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向巷村列進湖北省科技引領鄉村振興示范村共建名單。
為了破解產業發展瓶頸,以湖北農科院首席科學家蔣迎春研討員為焦點的技術服務團隊,通過實施農業科技“五五”工程、農業科技包養平臺推舉現代化先行縣“揭榜制”項目,扎根田間,當好服務向巷村柑橘產業發展的包養“郎中”,開出了產業提質增效“良方”。
一方面,裁減低效品種,引進“愛媛28號”、金秋砂糖橘等15個“新面貌”,篩選出5個適栽品種,將售價晉陞至2~10元/斤;另一方面,將早中晚熟品種比例調整至2∶3∶5,讓果園從“集中上市愁賣果”變成“四時有果不愁銷”。同時,十余項輕簡化技術不僅節省了一半的勞動力本錢,還讓化肥農藥用量減了30%以上,“桔緣”牌蜜橘通過國家綠色食物A級認證,優質果率躍升至85%以上。
包養“我們的產品除了在拼多多、天貓等電商平臺上架,也發往線下的批發市場和年夜型超市。”桔緣一起配合社電商業務負責人盧華東告訴記者包養網。在湖北農科院的科技助力下,桔緣一起配合社的銷售額從2017年的500萬元增長到2024年的2.5億元,帶動社員人均增收3000元,年加工柑橘鮮果達5萬噸,產品遠銷全國。
為進一個步驟延長產業鏈,技術服務團隊還在果園規劃建設、技術示范應用等方面加年夜了科技支撐的力度,指導建設1000畝標準化示范園和300畝精品果園,配套數字果園、農旅設施,并積極鏈接文旅資源,讓農田變景區,“親子采摘”熱火朝天,柑橘主題平易近宿供不應求,水上樂園萌娃探險項目也正在建設中。
現在的向巷村,柑橘車間里果噴鼻彌漫、電商直播間里訂單不斷、研學基地里孩子們動手制作柑橘果醬……從“賣原料”到“賣風景”“賣文明”,向巷村以科技為硬核支撐、以文旅為融會引擎,發展柑橘富平易近產業,打造了鄉村振興“枝江樣板”,不僅摘失落了貧困村的帽子,還成為了“全國鄉村管理示范村”“湖北省鄉村振興示范村”“湖北省十年夜漂亮鄉村”。
“下一個步驟,我院將持續加年夜全省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科技支撐力度,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會,讓農業科技成為更多鄉村傳統農業‘突圍’的焦點變量和富平易近產業‘破局’的關鍵路徑,奮力書寫‘科技興農’的生動篇章,為農業強省建設和鄉村周全振興貢獻新的農科氣力。”湖北農科院副院長梅書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