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鄉村醫生們行走在出診途中。 第一排從左至右: 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包養脊鎮白石村鄉村醫生楊盛祺(2024年7月9日攝);廣西鐘山縣石龍鎮松桂村鄉村醫生潘紹瑜(2024年3月28日攝);廣西河池市宜州包養區德勝鎮上坪村鄉村醫生葛現克(2024年8月15日攝)。第二排從左至右:廣西上思縣南屏瑤族鄉賢明村鄉村醫生王衛江(2019年8月22日攝);廣西武宣縣東鄉鎮河馬村鄉村醫生江鳳英(2020年6月20日攝);廣西貴港市包養港北區年夜圩鎮中西村鄉村醫生包養網黃增亮(2023年11月29日攝)。第三排從左至右:廣西鐘山縣花山瑤族鄉林坪村鄉村醫生唐麗紅(2023年12月6日攝);廣西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鄉村醫生李志輝(2020年5月3日攝);廣西天等縣龍茗鎮益山村鄉村醫生黃日雷(2020年4月22日攝)。
8月19日是第七個中國醫師節。讓更多群眾能在“家門口”看病,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造的主要目標。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有495萬名基層衛生安康任務者,此中有110萬名鄉村醫生,發揮著“安康守門人”的主要感化。
近年來,記者在基層采訪中,用相機拍攝了100多名鄉村醫生,記錄了他們扎基礎層、行走山鄉,用雙腳測量廣袤農村年夜地的故事。
這些鄉村醫生的年齡從“40后”跨越到“00后”。他們在做好基礎醫療服務和基礎公共衛生服務的同時,還積極開展安康咨詢及政策宣傳任務。
不論山有多高、路有多崎嶇、天氣有多蹩腳,鄉村醫生服務群眾的心始終不變。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